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觀葉植物害蟲之生態與防治

觀葉植物害蟲之生態與防治
文/圖 陳文雄 張煥英  
審稿/ 台灣大學 陳秋男  
觀賞植物前 言
觀葉植物以葉片為觀賞重點,一般具長綠性或葉色多變、美麗、樹姿優美枝葉茂密及持久之特性,在庭院景觀及室內佈置上已成不可或缺的資材。因其多樣性,發生病蟲害的情形亦異。目前所知危害觀賞植物之害蟲種類繁多,較常見者如球菜夜蛾、斜紋夜盜、銀紋夜盜、小白紋毒蛾、台灣黃毒蛾、非洲菊斑潛蠅、棉蚜、桃蚜、小黃薊馬、花薊馬、台灣花薊馬、銀葉粉蝨、螺旋粉蝨、粉介殼蟲、吹棉介殼蟲、小綠葉蟬、蘇鐵小灰蝶、青銅金龜、膠蟲等害蟲及赤葉、二點葉等害。蟲口密度通常雖不如蔬菜、花卉上高,但觀葉植物已栽培多年,且觀賞植物一般具多年生或枝葉茂密之特性,蟲口密度增加,已達需施藥防治,無形中增加生產成本。為提高品質及外銷之競爭力,害蟲問題必須注意。

切根蟲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學名:Agrotis ipsilon (Hufnagel)
英名:Black cutworm
俗名:球菜夜蛾、土蟲、黑蟲、小地老虎、甘藷夜蛾或行軍蟲。
危害作物:花卉方面以菊科、天南星科之粗肋草及棕櫚科之黃椰子等被害較嚴重。其他蔬菜、雜糧之苗期及百慕達草坪均受害。
切根蟲成蟲
成蟲
切根蟲幼蟲
幼蟲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夜間活動,交尾後之雌蟲將卵散產於植株之葉部表面、地際部或田間雜草上。孵化後之幼蟲以幼嫩植株為食或啃食植株之心葉,幼蟲有將植株啃斷後搬離現場之習性,在生長初期或苗圃最易發現,往往可將苗床毀於一旦。在日出後,若發現植株枯萎時,將植株或插於土中之葉片拔取,可觀察到植株之地際部已被啃斷,其近處之土粒中不難找到幼蟲。幼蟲食性雜且食量大。對於苗圃影響最大。幼蟲晝伏夜出,於傍晚開始活動,夜間取食,幼蟲有自殘性,呈黑褐色且體節分明,體表並有剛毛與斜紋夜盜不同。於白晝極少看到本蟲。由於其啃食植株時,多由地際切斷,故名切根蟲。老熟幼蟲潛入土中作一蛹室而化蛹。羽化後繼續繁殖,成蟲有趨光性,於春秋兩作之觀葉植物苗期受害較嚴重,年發生5~6代。
防治方法
(1)種植前苗床參考蔬菜上用藥5%免扶克粒劑30公斤/公頃、2%依殺松粒劑40公斤/公頃、3%加福松微粒劑50公斤/公頃、8%托美松粒劑15公斤/公頃、3%加保扶粒劑50公斤/公頃、10%托福松粒劑10公斤/公頃、5%陶斯松粒劑30公斤/公頃。
(2)苗圃發現幼蟲啃食植株時,可施用25%陶斯寧乳劑1,000倍、22.5%陶斯松乳劑700倍或40.64%加保扶水懸劑1,200倍行葉面處理,藥液盡量噴及地際部。
(3)施藥時間以傍晚幼蟲活動前較理想。
(4)幼苗生長期可用灌水方法,將苗床浸水20~30分鐘必須淹過植株,以殺死土中之蛹及幼蟲,逃離之幼蟲以手捕殺。

斜紋夜盜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英名:Tobacco cutworm、Army worm
俗名:行軍蟲、黑蟲、黑土蟲、黑肚蟲、巢蟲、蓮紋夜盜。
危害作物:危害多種作物及觀葉植物如白紋草、黃金葛、馬拉巴栗、鴨掌木、蔓綠絨、竹芋、彩葉芋、火鶴花、蓮花等。
斜紋夜盜之成蟲
斜紋夜盜之成蟲
甫孵化之斜紋夜盜幼蟲成巢甫孵化之斜紋夜盜幼蟲成巢
甫孵化之斜紋夜盜幼蟲成"巢"
3齡前斜紋夜盜之幼蟲有群集性
3齡前斜紋夜盜之幼蟲有群集性
斜紋夜盜之老齡幼蟲
斜紋夜盜之老齡幼蟲
斜紋夜盜之老齡幼蟲
斜紋夜盜之老齡幼蟲
斜紋夜盜之幼蟲化蛹於地下2~3公分處
斜紋夜盜之幼蟲化蛹於地下2~3公分處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晝伏夜出,於太陽西下前開始活動,一般在黃昏時最活潑,成蟲交尾後,雌蛾將卵產於植株上。於植株之葉背或較不易被日曬之處,卵成塊,每一卵塊少則數十粒,多者可達2,500粒以上,通常400粒以上,卵塊上並覆以雌蛾之體毛(鱗毛),呈灰褐色。卵饅頭形,孵化後,幼蟲自孵化處開始取食植株之葉部或較嫩部位。幼齡幼蟲有群棲性,第三齡以後逐漸分散,四齡以後隨蟲齡增加而轉為晝伏夜出。晝間潛伏於殘葉或土粒間或接近土面之葉下,日落前再爬出危害。幼齡時,常由葉下表皮取食而殘留上表皮,密度高時且可將幼葉食盡留下葉柄或葉脈。老齡幼蟲則可取食植株之任何地上部。幼蟲食性極雜,被害之觀葉植物常失去商品價值,危害嚴重時,常導致廢耕。在一植株上有時可發現五、六隻幼蟲啃食,造成狼狽之食痕或蟲孔,幼蟲有六齡即脫皮五次。老熟幼蟲潛入土中作一蛹室而化蛹,蛹之頭部朝上,蛹可用來分辨雌雄,羽化後,則逃離土表繼續其交尾等。成蟲有趨光性,在燈光下或誘蛾燈中常可採集到,每年之3~5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每年約可發生8~9世代。
斜紋夜盜之幼蟲危害狀(白紋草)
斜紋夜盜之幼蟲危害狀(白紋草)
斜紋夜盜危害狀(蓮)
斜紋夜盜危害狀(蓮)
防治方法
(1)清除殘株及雜草減少本蟲之隱蔽場所。
(2)如發現卵塊時宜及時摘除並銷毀。
(3)以誘蛾燈誘殺成蟲,減少其交尾及產卵。
(4)利用性費洛蒙誘殺雄蛾,減少雄蛾族群及減少雌蛾交尾機會,每公頃設5~10個點,置於離地面1~1.5公尺處,或作物頂上一尺處,每月更新一次誘餌。多餘餌劑請置冰箱冷藏、確保品質。
(5)幼蟲食性極雜,間作其他植物時必須同時防治,並注意田間衛生。
(6)於種植前或休閒期如發現幼蟲或蛹之密度高時,可灌水並淹蓋全園1天以上,以殺死土中之蛹及幼蟲。
(7)於幼蟲發生初期,請噴施50%撲滅芬普寧乳劑1,500倍防治幼蟲。
(8)於採收期盡量減少施用農藥。
(9)食用性花卉注意用藥安全及方法。

甜菜夜蛾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學 名: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英 名:Beet army worm
俗 名:青蟲、管仔蟲。
危害作物:黃金葛、白紋草、彩葉芋、蔓綠絨,花卉如菊花、玫瑰、薔薇、蔥花、百合、滿天星、康乃馨、石竹及大理花。十字花科蔬菜、蔥、蒜、蘆筍、瓜類、豌豆、胡蘿蔔、番茄、茼蒿、馬鈴薯、菠菜、甜椒、四季豆、萊豆、落花生、玉米、高粱、向日葵、大豆、紅豆、綠豆、豆薯、田菁等作物外。藜、馬齒莧及狗尿菜等雜草。
甜菜夜蛾之成蟲
甜菜夜蛾之成蟲
甜菜夜蛾之幼蟲體色多樣
甜菜夜蛾之幼蟲體色多樣
甜菜夜蛾之蛹
甜菜夜蛾之蛹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之腹部背方基部有一毛塊,體翅灰褐色,下唇鬚之側方,腹背之毛塊暗褐色。前翅之內外兩橫線各具暗褐色細紋兩條,中橫線亦呈褐色,前緣三橫線之末端各具暗褐色小點二個環狀紋及腎狀紋灰黃色,輪廓細呈黑色,中心呈橙褐色。卵呈淡黃色,圓形,有放射狀之隆起線。幼蟲體色多變化,同一雌蛾所產之卵塊孵化之幼蟲以相同條件飼育結果,可發現幼蟲彼此間體色變化極大,通常呈黃綠、淡綠或綠色,亦有呈暗褐或黑褐色,有時呈黃白色。背線明顯,亞背線呈白色。甫化蛹時呈淺綠色後呈褐色,紡錘狀,末端具尾刺二枚,雌雄蛹重或長度均以雌者常較重或較長。年發生十一世代。幼蟲食性極什,危害常在幼嫩時期或花期,孵化後幼蟲藏於植株之心部,並吐絲將數葉牽引在一起而置身其中啃食。心梢常被啃盡,植株無法正常生長。開花中之花器亦會被危害,影響品質。菊科作物之被害亦嚴重,一般2~5隻集中於心梢危害,幼蟲在陽光直射下會移至葉被或陰涼處棲息,幼蟲幼齡時有群棲性,三齡以後分散,老熟幼蟲在土表2~3公分處化蛹,成蟲喜棲息於繁茂之葉間或背光之莖上或未銷燬之殘株間。
甜菜夜蛾之幼蟲危害狀(黃金葛)
甜菜夜蛾之幼蟲危害狀(黃金葛)
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燈可降低夜盜蟲族群
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燈可降低夜盜蟲族群
防治方法
週年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誘殺雄蛾,以降低田間之蟲口密度,每公頃設置11~18個點,距離約30×15公尺,懸掛高度離地面1~1.5公尺或於作物生長點上方50~60公分。清除雜草,減少中間寄主。參考蔬菜上之用藥。即10%克凡派水懸劑1,000倍、4.4%氯芬隆乳劑1,500倍、19.7%得芬諾水懸劑2,000倍、9.6%氟芬隆水分散性乳劑3,000倍、10.3%蘇力菌水分散性粒劑3,000倍與2.8%畢芬寧乳劑1,000倍,噴藥時間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效果較佳。

銀紋夜蛾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
學名:Trichoplusia ni Hubner
英名:Cabbage looper
俗名:擬尺蠖、青蟲、拱背蟲。
危害作物:幼蟲雜食性,危害多種觀葉植物,如合果芋、蔓綠絨,尚可危害番茄、豌豆、豆類、瓜類、麻、蘆筍及十字花科作物等。
銀紋夜蛾之成蟲
銀紋夜蛾之成蟲
銀紋夜蛾之幼蟲危害狀
銀紋夜蛾之幼蟲危害狀
銀紋夜蛾之幼蟲行走如拱形
銀紋夜蛾之幼蟲行走如拱形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於交尾後將卵散產於植株之葉部或其他部位,孵化後幼蟲即可取食危害,一般自葉背開始。幼齡幼蟲略帶灰綠,老熟幼蟲則呈綠或粉綠色。幼蟲體形由前方向腹方漸次粗大,其行走時,必須先將蟲彎曲而後前移與尺蠖極類似。腹部具腹足二對及肛足一對,與一般夜盜蟲不同,在植株上極易辨別。幼蟲一般都棲息於葉背或較隱蔽處,取食時可由葉部之任何一處開始。造成許多蟲孔,猖獗時,一植株上可發現十餘隻幼蟲在葉部危害,並排出濃綠色之糞便於葉上或地面,極易觀察。受干擾時,常呈尺蠖狀,由腹足支持而頭端仰立或振動身體。老熟幼蟲在葉背或較隱蔽處吐白色絲而結一薄繭並化蛹於其中,繭半透明。蛹初期呈綠色後顏色漸深。羽化之成蟲背方有隆起之毛束而翅上有銀白色之腎狀斑紋,成蟲有趨光性。在靠山區氣溫較低處密度較高,花卉中以菊科受害較嚴重。每年可發生5~6世代,以冬春季較常見。一般普遍發生、但密度不高。
銀紋夜蛾之幼蟲葉上吐絲化蛹
銀紋夜蛾之幼蟲葉上吐絲化蛹
銀紋夜蛾之幼蟲危害狀(蔓綠絨)
銀紋夜蛾之幼蟲危害狀(蔓綠絨)
防治方法
於中耕時若見幼蟲危害,可用手捕捉。或以誘蛾燈誘集成蟲以減少其交尾繁殖機會。銀紋夜蛾對藥劑較敏感,田間密度若非很高,不必特意噴藥,其他夜盜蟲類之藥劑均可收防治之效果。

蘇鐵小灰蝶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小灰蝶科Lycaenidae
學 名:Chilades peripatria Hsu
英 名:Gossamer-winged butterfly
危害作物:蘇鐵
成蟲
成蟲
幼蟲
幼蟲
蛹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體色隨溫度變化稍有差異,溫高色澤較深,低溫則較淺。翅藍紫色會反光,前翅外緣黑色,後翅前緣及外緣有外圈為淡藍色的小黑斑,前並有明顯的大黑斑。翅的腹面灰褐。卵扁圓形,黃白色。甫孵化幼蟲呈淡黃褐色,漸呈綠黃、褐或紅,老熟呈暗紅色。蛹圓錐形,褐色。植株上隨處可見成蟲產卵於葉上粒粒散產,孵化後之幼蟲常見數十隻群集於未展之新梢啃食之奇景,密度高,葉片啃光僅剩主脈,甚至心梢光禿一片,成蟲飛翔能力強,富遷移性,新梢啃盡即飛至它株產卵繁衍,繼續危害,偶亦會潛入葉肋中危害。老熟幼蟲於葉之基部,海棉組織中化蛹。1世代約1個月,卵期2~3天,幼蟲期約20天,蛹期約6~10天。在鐵樹春至夏季長新葉季節,常見成群成蟲飛舞於鐵樹欉中亦即危害盛期。田間蟲口密度達到最高,隨植株老化無豐富之嫩葉啃食,密度愈來愈低,幼蟲間亦有自殘性。
心稍上產卵
心稍上產卵
蘇鐵小灰蛾之幼蟲危害狀
蘇鐵小灰蛾之幼蟲危害狀
防治方法
在春夏之交及初秋,蘇鐵長新葉時為其發生盛期,發現幼蟲危害或成蟲飛舞時,以2.15%因滅汀乳劑1,500倍、2.5%賜諾殺水懸劑750倍、10%克凡派水懸劑1,000倍或4.95%芬普尼水懸劑2,000倍,一次任選一種交替使用,每週施藥1次。

小白紋毒蛾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毒蛾科Liperidae
學名:Orgyia postica Walker
英名:White mark tussock moth,Small tussock moth.
俗名:刺毛蟲。
危害作物:多種觀葉植物普遍發生,如馬拉巴栗、百合竹,花卉如玫瑰、菊花、百合、大理花及洋桔梗。豆科作物、蘆筍、柑桔、檬果、蓮霧及番石榴外等。
小白紋毒蛾之幼蟲
小白紋毒蛾之幼蟲
小白紋毒蛾之蛹及繭
小白紋毒蛾之蛹及繭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雌雄成蟲形態各異。雄蟲頭、胸及前翅帶黃褐色,腹部及後翅暗褐色,前翅上有暗色條紋,前中線之外側有白帶紋,中線在第六脈處向外方曲折。體長約24公厘,展翅約32公厘。雌蟲翅退化,全體呈黃白色,尾端具暗褐色密毛,體軀肥大,呈長橢圓形,頭、胸部皆小,腹部佔其大部,可自體外透視其中之卵子,體長約17公厘。卵白色平滑呈球形,頂端略扁,中央有淡綠色之輪狀紋,直徑約1公厘。幼蟲體色因季節而異,夏季頭部赤色,體淡黃色。
冬季頭部黑色,體淡黃,背面黑色,全身生有多數之長塊。體之前方二束,後方一束,皆暗褐色,又各節背面四束,側方二束,呈黃白色,體長22~30公厘。蛹雌雄略異。雄蛹呈淡黃色,紡錘形而略扁,體上密生白長毛,體長約11公厘。雌蛹淡黃色,長橢圓形,體長約15公厘。每年可發生8~9世代。幼蟲發生最盛時期為2~5月。卵期冬季為17~27日,夏季6~13日。幼蟲雄蟲脫皮三次,雌蟲脫皮四次。幼蟲期冬季雄蟲為24~55日,蛹期冬季雄蟲為22~25日,雌蟲為15~17日。夏季雄蟲為5~10日,雌蟲為4~5日,每一世代所需日數冬季為81~89日,夏季為26~33日。羽化之雌蛾棲息於繭上待雄蛾交配後產卵,卵產於繭上,卵塊不正形,並覆有稀疏之雌蛾體毛。卵孵化後之幼蟲有群棲性,啃食新梢或花等幼嫩部位。隨蟲齡增加而分散。老熟幼蟲於植株或老葉背上結繭化蛹。幼蟲食性極雜,可危害多種作物或植物。
防治方法
發現卵塊時將其摘除銷毀,或捕殺幼蟲或植株上化蛹之繭及蛹,或參考以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800倍於害蟲發生時施藥防治一次。夜盜蟲類之藥劑亦可收防治之效果。

台灣黃毒蛾
分類地位:鱗翅目Lepidoptera  毒蛾科Liperidae
學名: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英名:Tussock moth.
俗名:刺毛蟲。
危害作物:觀葉植物普遍發生如馬拉巴栗其他植物玫瑰、菊花、唐昌蒲、大理花、百合、洋桔梗及杜鵑。豆類、柑桔、檬果及蘆筍等。
台灣黃毒蛾之幼蟲
台灣黃毒蛾之幼蟲
台灣黃毒蛾之成蟲
台灣黃毒蛾之成蟲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體、觸角、胸部及前翅皆呈黃色,後翅黃白色,複眼圓而黑,觸角羽狀。前胸背部及前翅內緣具黃色長毛。前翅中央自前緣至內緣有整齊之白色橫帶二條。後翅內緣及基部具淡黃色之密毛。腹部生於冬季者呈暗褐色,生於夏季者則呈淡黃或灰黃色。腹部末端有橙黃色之毛塊,體長9~12公厘,展翅26~35公厘。雌蛾大於雄蛾。卵球形淡黃色,孵化前呈暗褐色,表面有不規則之短隆起線少許,直徑約0.8公厘,卵塊呈帶狀,20~80粒一塊。分兩排,其上覆有雌蟲之黃色尾毛。幼蟲頭部褐色體橙黃,各節有刺毛塊,生於兩側者帶赤色,生於背面者呈黑色,背方有寬縱條紋。其中央為赤色之縱線,各節氣門下線處有赤紋一個。胴部第四、五節之背部中央線上各有黑色瘤狀之大毛塊一個,體長約25公厘。蛹短大圓錐形,色淡黃有光澤,腹端有纓狀尾刺,體長約12公厘。每年可發生8~9世代,各發育期之個體終年可見。卵期夏季為3~6日,冬季為10~19日,春秋季為6~15日。幼蟲期夏季為8~10日,其餘季節15~19日。完成一世代夏季為24~34日,其他季節為65~83日。成蟲晝伏夜出。卵產於植株之葉背或葉面。孵化後幼蟲群棲於葉部,啃食葉部或嫩枝。三齡後可啃食幼嫩部位外並逐漸分散,幼蟲雜食性。新梢之葉或嫩枝被啃而無法生長,開花期啃食花芽或花器,影響產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
發現卵塊時,可用手摘除並銷毀,甫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發現時可摘除,或參考葡萄害蟲防治,以75%硫敵克可濕性粉劑3,000倍或24%納乃得溶液1,000倍於害蟲發生時施藥一次,以保護新梢或花苞。夜盜蟲類之藥劑兼具防治之效果。

非洲菊斑潛蠅
分類地位:雙翅目Diptera 潛蠅科Agromyzidae
學名: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英名:American serpentine leafminer
俗名:繪圖蟲、二能蟲。危害作物:葉牡丹、合果芋、薜荔、聖誕紅、五彩椒、菊花、非洲菊、大理花、萬壽菊、波斯菊、矢車菊、瓜葉菊、非洲蓳、荷包花、洋桔梗及孔雀菊等。
成蟲
成蟲
蛹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兩複眼及小盾板黃色,胸背黑色,腹部黑褐色,翅透明,卵橢圓形,乳白色半透明。幼蟲淡黃色,口針黑色,老熟幼蟲長約3公厘。蛹呈長橢圓形,黃棕色。雌蟲將卵產在葉片組織中,卵期約2天,幼蟲期約2~4天,孵化之幼蟲蛀食葉肉而造成蜿蜒曲折的食痕,老熟幼蟲自葉內鑽出,於葉面或掉落土中化蛹,蛹期5~7天。成蟲晚間靜止,白晝在花葉間棲息或飛翔,壽命約一星期,每一雌蟲一生可產卵100~200粒。春秋季節繁殖最快,如遇適宜環境又無雨,蟲口密度火速增加。危害嚴重時,葉片佈滿食痕或全葉無葉肉而枯乾,對苗期或幼株之生長影響而鉅,盆栽或產品之外觀因其危害食痕而降低產品價值。
非洲菊斑潛蠅之危害狀(左輕右重)
非洲菊斑潛蠅之危害狀(左輕右重)
非洲菊斑潛蠅藥劑防治試驗結果
非洲菊斑潛蠅藥劑防治試驗結果
防治方法
摘除被害葉並銷毀,設施栽培時,必須選擇健全苗。田間菊科雜草必須割除,菊科、豆科及瓜類蔬菜等必須同時防治,並配合黃色粘板或水盤誘殺田間之成蟲。斑潛蠅發生時,可用75%賽滅淨可濕性粉劑5,000倍、2%阿巴汀乳劑2,000倍、50%培丹可溶性粉劑1,000倍、40%三落松乳劑1,000倍、50%硫賜安可濕性粉劑1,000倍、稀釋液噴射,必須將藥液噴及全株並注意老葉同時噴施,收穫後殘株必須及時銷毀及整地,並灌水以淹死土中之幼蟲或蛹。畦上若覆有塑膠布,掉落其他之蛹清除,可減少其繁衍機會。

棉蚜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蚜科Aphididae
學名:Aphis gossypii Glover
英名:Cotton aphid,Melon aphid
俗名:瓜蚜、龜神、苔。
危害作物:為食性最廣之蚜蟲,危害觀葉作物有白鶴芋、蔓綠絨、粗肋草、觀賞椰子、福祿桐、仙人掌、木槿、大岩桐、玫瑰、菊花、非洲菊、百合、康乃馨、石竹、一串紅、蘭花、朱槿及百合。葫蘆科、茄科作物普遍發生。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蚜蟲危害(綠帝王)
蚜蟲危害(綠帝王)
雌蚜分有翅型及無翅型,有翅者體呈綠、黃、暗綠或橙黃等色,頭黑綠或黑色,觸角暗色,翅透明、黃褐色,但後半部漸呈綠色,腹管黑色、圓柱狀,足灰白脛節末端及跗節為黑色。無翅雌蟲為暗綠或綠色,足黃白而末端暗色。有翅雌蟲周年可見,以乾旱季最猖獗,如台南區以3~6月及9~10月較多,常與無翅個體同行胎生繁殖。在植株上多群集於老葉或新梢、嫩芽或幼葉上吸食汁液,被害植株生長受阻,被害葉捲縮而無法伸展。棉芽分泌之蜜露誘發煤病污染植株,族群密度愈高則分泌之蜜露愈多,相對之下煤病愈嚴重,春作之花園常成一片黑色,觀察時不難發現棉芽密集,且葉上有如撒了膠水一般。除直接吸食植株汁液外,為病毒病之最重要媒介昆蟲。近年來病毒病之肆虐嚴重影響生產品質,棉芽之防治誠不容疏忽。
防治方法
田間衛生對於蚜蟲之發生關係密切,收穫後之殘株不宜保留,應及時割除及整地,於生長初期必須注意蚜蟲之發生以免幼苗受損。如發生時宜及時防治,防治藥劑參考玫瑰蚜蟲、菊花蚜蟲或康乃馨蚜蟲之防治方法,9.6%益達胺溶液1,500倍、24%納乃得溶液1,000倍90%納乃得可溶性粉劑3000倍、40.8%陶斯松乳劑1,500倍、30%加護福化利乳劑2,000倍、5%賽扶寧水基乳劑1,500倍、5.7%賽扶寧乳劑1,500倍、25%免扶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或25%福化利乳劑15,000倍或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 4,000倍同時可防治蚜蟲,種植前或培土前每公頃施用以3%加保扶粒劑60公斤/公頃防治,可維持較長效,盆栽則以9.8%佈嘉信葯籤,一盆一支葯籤,插入根部附近之土中,全期花園中設置黃色粘板或水盤誘殺有翅成蟲可降低族群。

桃蚜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蚜科Aphididae
學名:Myzus persicae (Sulzer)
英名:Green peach aphid,Peach aphid
俗名:青苔、龜神、青菜苔、波斯蚜。
危害作物:糖棉、福木、大岩桐、木槿、風信子、百日菊、大理花、三色槿、金魚草、百合、鬱金香、水仙、孤挺花、報春花、菊花、石竹、康乃馨、紫蘭、夾竹桃、等多種植物。
桃蚜喜群集心稍
桃蚜喜群集心稍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成蟲分有翅型及無翅型兩種,無翅型體色有綠色、褐色或赤色等。有翅型頭及胸黑色、腹部背面有黑色斑紋、翅透明。本蟲全年都可見,尤其乾旱季節其族群密度最高。成蟲及若蟲均停留於葉背或花器上吸食植株汁液,並分泌蜜露而誘發煤病,污染植株,降低其商品價值。本蟲為多種作物傳播病毒病非常重要之媒介昆蟲,必須注意其族群之消長並在苗期及時防治。
桃蚜危害狀(糖棉)
桃蚜危害狀(糖棉)
桃蚜媒介病毒病(火鶴花)
桃蚜媒介病毒病(火鶴花)
蚜蟲與螞蟻共棲
蚜蟲與螞蟻共棲
防治方法
成蟲及若蟲都喜棲息於植株之葉背而常被疏忽,防治時更需將藥液噴及葉背,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田園採收後宜及時整地,割除殘株及雜草,消滅蟲源,並儘可能行共同防治,以達防治效果,使用之藥劑參考棉蚜防治方法。

小黃薊馬
分類地位:纓翅目Thysanoptera 薊馬科Thripidae
學名: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英名:Small yellow thrips
俗名:跳仔、苔。危害作物:合果芋、椒草、觀賞柑桔類、蓮花、玫瑰、非洲菊、蘭花豆類蔬菜、落花生、草莓、辣椒、甜椒、葡萄、茶、果、百香果、印度棗、釋迦、柿、梨等。
成蟲
成蟲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小黃薊馬屬小型薊馬,幼蟲淡黃白色,成蟲體淡黃至橙黃色,前翅基部透明,餘灰色,體長約0.9㎜,其成蟲及若蟲皆屬雜食性,被害種類多。蓮花種植後即可發現薊馬之成蟲或若蟲群集於葉背開始危害,使葉部乾枯無法正常伸展發育,已成熟但尚未黃化之老葉密度最高。薊馬以銼吸式口器吸食蓮花養液,由葉基部向葉尖與葉柄逐漸延伸,葉背及葉柄表面常可見無數褐色小斑點或疤痕,密度高時植株佈滿黑褐色之排泄物,開花期則部份移到花部危害,影響授粉。卵產於葉之組織中,春、夏完成一世代約一個月,田間發生以3月中下旬至6月期間密度最高,如無大雨或颱風,連續乾旱,隨暖和之氣候蟲口數逐漸增加。
小黃薊馬群集蓮葉背
小黃薊馬群集蓮葉背
防治方法
可參考蓮花小黃薊馬之緊急防治方法。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4,000倍或9.6%益達胺溶液1,500倍。

花薊馬
分類地位:纓翅目Thysanoptera 薊馬科Thripidae
學名: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
英名:Flower thrips
俗名:花苔。
危害作物:觀葉花卉上極普遍發生之種類,主要危害之花卉如康乃馨、玫瑰、大理花、菊花、金魚草、唐昌蒲、夜來香、孤挺花、百合及蘭花,亦危害香蕉或其他果樹。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卵腎形,白色透明,產於組織中,若蟲淡黃色,成蟲頭及胸呈橙黃色或淡黃色,腹部黑褐色,腹部與胸部之顏色明顯差異,前翅基部無色透明,其餘淡褐色。雌蟲產卵於幼嫩組織中,孵化之若蟲及成蟲喜棲息於葉背危害,銼吸葉肉之汁液而造成灰褐色色斑,致使產品失去商品價值,老熟若蟲可潛入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可參考小黃薊馬之防治方法。
薊馬危害火鶴葉呈皺縮不展
薊馬危害火鶴葉呈皺縮不展

台灣花薊馬
分類地位:纓翅目Thysanoptera 薊馬科Thripidae
學名: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
英名:Flower thrips
俗名:花苔。
危害作物:非洲菊、菊花、百合、玫瑰、夜來香、薑荷花、金針花、蘭花及蘆筍等。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卵腎形,白色透明,產於花部幼嫩組織中,老熟幼蟲則化蛹於土中。若蟲較細長,淡黃色。成蟲頭部及胸部黃褐色。腹部黑褐色,年可發生22世代,寄主極廣,通常喜棲息於花部以銼吸式口器銼吸植株之汁液,成蟲及若蟲均危害花部,為花卉上常見之種類。食性雜,被危害之花部尤其菊花之花瓣常留下褪色之白色斑點,影響商品價值至鉅。本蟲終年可見,尤以乾旱季節蟲口密度較高。
防治方法
以4.95%芬普尼水懸劑2,000倍,或是花卉上銀葉粉蝨或蚜蟲之藥劑亞滅培加展著劑及益達胺均有兼防薊馬之效果。噴藥時間宜選在露水乾後薊馬活動時開始噴藥,不宜太早或太晚,開花期大部分薊馬會移至花部危害,下午謝花後效果不彰。花圃長期設置藍色粘板或水盤誘殺成蟲以降低田間族群,或偵測田間蟲口密度,為掌握噴藥時期之依據。

小綠葉蟬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姬浮塵子Cicadellidae
學名:Edwardeiana flarescens (Fabricius)
英名:Smaller green leafhopper
俗名:小綠浮塵子、青跳仔。
危害作物:欖仁、黛粉葉、蔓綠絨、大理花、玫瑰、豆科、茄科作物普遍發生。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若蟲
若蟲
成蟲
成蟲
成蟲體細弱,呈淡綠色,體瘦長約3㎜。將乳白色長橢圓形之卵粒分別產於植株嫩葉靠葉緣部位或葉柄等組織內。卵乳白色,長橢圓形,略向一側彎曲。甫孵化之若蟲,初呈白色、透明、後變為淡綠色。年發生15世代。各蟲齡及世代所要期間以冬季為最長,春季次之,夏、秋季較短。一年世代所需時間13~45天,平均約21天。卵期間最短6日,最長15日,平均8.6日。若蟲期間最短為7日,最長31日,平均12.3日。雌蟲羽化後3~6日產卵數較多,餘依其日數順序漸減。室內飼育中所羽化成蟲之性比,雌蟲較雄蟲為多,雌蟲率為54.3%。成蟲壽命,雌蟲較雄蟲長,雌雄總平均9.3日,最短2日,最長28日。成蟲與若蟲棲息於植株之葉背或新芽上吸收養液,新芽被害嚴重致枯死,輕者葉片黃變、皺縮,全株矮化等。成蟲並將卵粒分別產於嫩葉上靠近葉緣部位或葉脈、葉柄等組織內。在台南周年發生,以5~翌年1月間較多,其中8~11月上旬最多,2月~4月間較少。葉蟬發生危害對觀葉植物品質之影響至鉅,若蟲、成蟲均棲息於新芽及嫩葉上吸收養液,新芽被害嚴重者嫩葉無法展開而致枯死如火燒之狀。尤其於秋作若不防治,以生育初期最嚴重。春作因葉蟬發生密度較低無需防治。
防治方法
請參考植保手冊,或以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4,000倍、9.6%益達胺溶液1,500倍或25%派滅淨可濕性粉劑2,000倍,密度低時不須噴藥,高密度時則每7天噴藥1次。

赤葉璊
分類地位:蜱璊亞綱Acari 葉璊科Tetranychidae
學名:Tetranl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英名:Carmine spider mite,Apple leaf mite
俗名:紅蜘蛛、苔。
危害作物:合果芋、蔓綠絨、黛粉葉、吊竹草、常春藤、琴葉榕、福祿桐、觀賞椰子、星點木、康乃馨、菊花、唐昌蒲、玫瑰、金魚草等多種植物。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璊赤紅或暗紅,背有黑色斑點數個(是消化道的內容物)。卵初產時呈透明乳白色,後轉為淡褐色。幼璊與若璊呈淡紅褐色或黃褐色。成璊及若璊均危害植株之葉背,以老葉之密度較高,以口器刺吸汁液。一年可發生20餘代,生長及繁殖迅速,27℃時由卵至成只需7天,成壽命約20餘天,雌一生可產近百粒卵。猖獗時葉上同時可聚集無數璊體,卵、脫皮、網及排泄物,極為髒亂。以溫度較高且乾旱時危害較嚴重,被害葉出現無數小白斑,密度高時可導致葉片黃化及脫落。
防治方法
注意田間衛生,尤其溫室或設施栽培者更要注意,被害嚴重之植株必須銷毀或以57%歐璊多乳劑2,000倍、20%三亞璊乳劑800倍、55%殺璊多乳劑2,000倍,每10天施藥一次,必須將藥液噴及葉背或全株。

二點葉璊分類地位:蜱璊亞綱Acari 葉璊科Tetranychide
學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英名:Two-spotted spider mite
俗名:青蜘蛛、苔。
危害作物:花卉、蔬菜、果樹或雜糧作物上之重要害璊,亦是觀葉植物花卉上最普遍且危害嚴重的璊類。如朱蕉類、常春藤類、觀賞椰子類...等。
成璊
成璊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成璊黃綠色至深綠色,各時期璊體背部均有左右兩個甚明顯之大黑點,卵初產時乳白色,後轉為黃色再轉為橙紅色,幼璊或璊體呈淡綠色。繁殖極迅速,25℃時由卵至成需12天,30℃時更短至8天,雌璊之壽命約30天,平均可產百粒以上之卵。一年可發生20餘世代,成璊或若璊均喜棲於葉背,時亦停於葉正面,猖獗時植株常被害而無法生長或枯乾,對產品及品質影響至鉅。
二點葉璊危害狀(長春藤)
二點葉璊危害狀(長春藤)
二點葉璊危害狀(黑扇朱蕉)二點葉璊危害狀(黑扇朱蕉)
二點葉璊危害狀(黑扇朱蕉)
防治方法
避免人為因素傳播源,必須注意田間衛生及間作植物,如發現時,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之防治藥劑防治,2.8%畢芬寧乳劑2,000倍、15%芬殺璊水懸劑2,000倍、50%覆滅璊可溶性粉劑1,000倍、5%芬普璊水懸劑2,000倍、3%阿納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或40%能殺璊乳劑1,000倍稀釋噴射,必須全株噴施以收防治效果。
二點葉璊危害狀(翡翠寶石)
二點葉璊危害狀(翡翠寶石)
密植易造成璊類密度高
密植易造成璊類密度高

銀葉粉蝨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粉蝨科(Aleyrodidae)
學名: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英名:Silverleaf whitefly
俗名:白蚊子、白粉蝨、白龜神。
危害作物:銀葉粉蝨的寄主範圍非常廣,記錄可危害500種以上之植物,重要之花卉寄主作如聖誕紅、馬拉巴栗、鐵線蕨、網紋草、嫣紅蔓、彈簧草、非洲菊、菊花、石竹、玫瑰、洋桔梗、朱槿、百合、牽牛花等。其他經濟作物以洋香瓜、番茄、花椰菜、芥菜較嚴重。
成蟲
成蟲
若蟲
若蟲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體黃色,具2對白翅,休息時翅呈屋脊狀,體形較螺旋粉蝨小,與溫室粉蝨較類似,體長約0.8~1.3公厘。卵橢圓形,晶瑩淡黃綠色。若蟲呈不規則之長橢圓形,淡黃綠色,扁平,透明。雲嘉南地區全年發生,雜食性,危害作物達500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季為高峰期,溫度太高或太低及長期降雨濕度高都不利其生長,以3~6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26~28℃暖冬及設施內最適其發育,卵期約5日,幼蟲期約15日,成蟲期壽命可達1~2個月,完成一世代僅需19~27日。成蟲在植株葉背產卵,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0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尋找適當寄主,二齡以後足退化固著於中老葉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成蟲不擅長距離飛翔,一般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一般靠風力傳佈,除直接刺吸養液外並傳佈病毒病。成蟲及若蟲並分泌蜜露,誘發黑煤病,植株葉片或枝條上有如灑了一層黑膠水,影響光合作用或品質。
tech99p55.jpg (82709 bytes)
銀葉粉蝨危害狀(馬拉巴栗)
tech99p56.jpg (111038 bytes)
銀葉粉蝨危害狀(馬拉巴栗)
防治方法銀葉粉蝨食性雜,繁殖又快,有賴大家共同防治,急速消滅,以防農作物等無謂損失。其防治方法有﹕
(1)誘殺法:因成蟲偏好綠色,可利用綠色或黃色粘板或水盤誘殺,以降低族群,亦可利用為蟲口密度之偵測及防治上之依據。宜5公尺置一塊,高度以不超過作物50公分為宜。
(2)田間管理:通風不良與日照不足之環境尤其設施內助長其族群之增長,宜保持通風。氮肥不宜施用過量。網室中如密度高時,由下往上噴水,高濕可降低族群及減緩其活動,雜草或其他寄主及枯枝廢葉應清除或同時防治。
銀葉粉蝨之不同顏色誘殺結果
銀葉粉蝨之不同顏色誘殺結果
(3)化學藥劑防治:聖誕紅之推荐用藥 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4,000倍加展著劑組展3,000倍,可同時防治蚜蟲、薊馬、小綠葉蟬,或25%布芬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噴藥應噴及葉背蟲體棲息處,並選擇幾種較佳之藥劑交互使用。
(4)在網室盆栽聖誕紅篩選出4.5%印楝素乳劑500倍加展著劑出來通4,000倍及49%脂肪酸的鉀鹽M-Pede溶液50倍二種防治藥劑低毒且安全有效,但溫度32℃以上太濕或太乾的環境下易發生藥害,不宜使用。
(5)天敵:(a)捕食性天敵:瓢蟲、草蛉、大眼椿象、蜘蛛等可捕食若蟲。(b)寄主性天敵:東方蚜小蜂、淺黃恩蚜小蜂、艷小蜂。
(6)成蟲不擅長距離飛翔,遷移主要靠風力協助,實施共同防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7)加強宣導或教育農民瞭解其生態,對症下藥,並配合田間管理才能使族群降低或根絕。

螺旋粉蝨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粉蝨科Aleyrodidae
學名: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英名:Spiraling whitefly
俗名:白苔。
危害作物:聖誕紅、變葉木、黃金葛、薑荷花、天堂鳥、西印度櫻花、木瓜、番石榴、柿、番茄。
成蟲
成蟲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螺旋粉蝨以秋季至初春之乾旱季節發生最嚴重,冬季如逢寒雨則密度降低,否則10月至翌年5月雨季前處處可見其危害。其寄主廣,繁殖力又強,若蟲、成蟲皆為純白色,善飛翔與遷移,喜群集於葉背刺吸食葉液危害,被危害之葉背可見螺旋狀之白色臘粉,成蟲則在其中產卵,危害初期即應防治,族群高時蟲口密度難壓抑下來,增加防治之困難。
防治方法
注意田間衛生,枯枝落葉應搬離園區並燒毀,以殺滅蟲源,可參考使用銀葉粉蝨用藥防治,害蟲發生時每週噴藥一次,藥液必須噴及葉背。
螺旋粉蝨產卵呈螺旋狀
螺旋粉蝨產卵呈螺旋狀
常見銀葉粉蝨與螺旋粉蝨混合感染(聖誕紅) 常見銀葉粉蝨與螺旋粉蝨混合感染(聖誕紅)
常見銀葉粉蝨與螺旋粉蝨混合感染(聖誕紅)

粉介殼蟲
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粉介殼蟲科Pseudococcidae
學名:Planococcus citri (Risso)
英名:Citrus mealy bug
俗名:龜神、白苔。
危害作物:變葉木、黃椰子、酒瓶椰子、黃金葛、白鶴芋、朱蕉、觀賞鳳梨、緬樹、火鶴花、蘭花、蔓綠絨、蓮花 、柿子、夜來香、番石榴、柑桔柿、釋迦等。
粉介殼蟲之成蟲
粉介殼蟲之成蟲
粉介殼蟲據群集性
粉介殼蟲據群集性
粉介殼蟲喜群集不通風處
粉介殼蟲喜群集不通風處(白鶴芋)
(白鶴芋)
粉介殼蟲於葉稍內部危害(酒瓶椰子)
粉介殼蟲於葉稍內部危害
(酒瓶椰子)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雌成蟲無翅、體扁、體桔黃色、體表被有粉狀白色之分泌物,體之周圍生十餘對成放射狀之短毛,毛上蔽白臘粉,體柔軟、無介殼、能遷移、口器為刺吸式。若蟲為淺桔黃色,喜群集在茂密欉生莖葉基部,密度較高時分散移至全株或其他不通風、少日光直射之處。卵期為12~13日,若蟲經三次脫皮而成成蟲。雄成蟲有翅二對。約發生十代,完成一世代約需25~27日,雌蟲老熟後,自尾端分泌棉絮狀之白蠟質卵囊,然後產卵於囊內。被害之葉片萎凋,成蟲及若蟲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污染枝葉,嚴重時會全株枯死。
粉介殼蟲招來螞蟻築巢共棲情形(變葉木)
粉介殼蟲招來螞蟻築巢共棲情形(變葉木)
防治方法
1.較密植之老株密度較高,宜重管理,老葉清除燒毀。
2.防治藥劑請參照植保手冊,或參考使用、50%陶斯松可濕性粉劑2,000倍、或40%滅大松乳1,000倍、20%亞滅培可溶性粉劑4,000倍、11%百利普芬乳劑1,500倍。

吹綿介殼蟲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綿介殼蟲科Monophlebidae
學名:Icerya purchasi Maskell
英名:Cottony-cushion scale
俗名:龜神、白苔。
危害作物:觀賞櫻桃、觀賞鳳梨、蔓綠絨、合果芋、黃椰子、柑桔、西印度櫻桃。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吹綿介殼蟲(盆栽櫻桃)
吹綿介殼蟲(盆栽櫻桃)
成蟲為橙紅色,略被綿絮狀白粉,有一對翅,雙翅暗黑,翅脈呈白色,尾端有肉狀突起2個,其尖端各生長毛數根。雌蟲無翅,橢圓形,腹面扁平,背部略隆起,暗橙黃色,密生黑色短毛,體柔軟,背面無顯著之分泌物,但尾端下方有大形之棉狀卵囊,囊之表面,有15條左右之縱隆起線,故稱為吹棉介殼蟲。卵橢圓形橙黃色,稚蟲初孵化時扁平橢圓,形態與雌成蟲相似惟無被白粉。每年發生三、四代,完成一世代夏季約需80日,冬季為130日。雌蟲成熟後於腹端分泌卵囊始產卵,每一雌蟲之產卵數,由二、三百粒乃至千數粒不等,初孵化之稚蟲行動敏捷,多自葉之主脈處吸食葉液,第二齡後向枝條移動固定於枝幹上,而至成熟有群棲性,老熟之雄蟲在樹皮裂縫、枝草或土塊間隙化蛹。
防治方法
以若蟲為防治之最佳時期,蚜蟲之藥劑可以兼防治之。

青銅金龜分類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
                    金龜子科Scarabaeidae
學名:Anomala expansa Bates
英名:May beetle,June beetle
俗名:綠金龜、青金龜。
成蟲
成蟲
卵
幼蟲
幼蟲
危害作物:琴葉榕、蔓綠榕、馬拉巴栗、八角金盤、菊花、玫瑰、唐昌蒲、大理花及茶花甜椒、蓮霧、柿、柑枝等多種植物。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成蟲橢圓形,背面呈美麗之金綠色,腹面暗色,足青紫色,翅鞘後端之側緣作翼狀伸展,雄蟲尤為顯明,體長25~27公厘。幼蟲呈U字型彎曲,初呈白色,老熟時呈淡黃色,頭部黃褐色,上唇半圓形,生有長毛板。第十腹節背面之中央有剛毛二板。爪銳利,體長50~55公厘。蛹成紡錘形,淡黃褐色,尾節之腹板雌蟲呈弦月形,生殖孔開於基部之中央,雄蟲則多突出一節,體長25~30公厘。青銅金龜為雜食性害蟲,花卉至果樹或林木都可受其害。每年一世代,成蟲常在4~8月出間出現,其中以5~7月為發生盛期。卵產於土中,卵期13~19日,孵化後之幼蟲以土壤中根部組織與腐植質為食,因此於堆肥中常可發現幼蟲,施用堆肥時,將幼蟲帶入田中,幼蟲在地下蛹室中越冬,翌年3~5月化蛹。青銅金龜之危害狀(琴葉榕)
青銅金龜之危害狀(琴葉榕)
成蟲日夜均活動,有趨光性,在誘蟲燈下常可誘集到大量之成蟲。成蟲啃食梢葉,致使新梢無法生長,且常2~5隻成蟲集中取食,致使新葉被啃盡而僅枝條殘存,危害部並有長條形之排泄物污染。
防治方法
1.以燈光誘集成蟲。
2.於堆肥或中耕除草時發現幼蟲必須捕殺。
3.可噴射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1,700倍防治。

膠蟲分類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膠蟲科Laciferidae
學名:Kerria lacca (Kerr)
英名:Lac insect
俗名:塑膠苔。
危害作物:榕樹、琴葉榕、菩提樹、扶桑、六月雪、玉蘭、芒果、荔枝、龍胞片。
膠蟲危害情形 膠蟲危害情形膠蟲危害情形膠蟲危害情形
生活習性及危害特徵
雌性成蟲赤色囊狀,複眼及足都已退化,終生固著於寄主植物上。蟲體藏於橢圓形的蟲膠內。雄性成蟲能自由活動,有無翅型與有翅型,有翅型並有一對透明的翅。雌雄交尾後產卵於膠殼之下並孵化。初齡若蟲長橢圓形,扁平粉紅色,可以活動爬行,或藉其他昆蟲或風力分散,分布於其他嫩枝處棲息,並開始取食危害及固定其上,以口器插入枝條的樹皮內吸取養液,並分泌白色臘質及紅色膠質,附著於樹皮上,使被害枝條上的葉片變黃成枯枝。若蟲排泄物誘發煤病,招引螞蟻。年發生二世代,第一世代初齡若蟲發生12~3月,第二世代5~7月發生。
防治方法
在幼若蟲出現而未分泌膠質時,以44%大滅松乳劑1,000倍或50%撲滅松乳劑1,000倍防治,樹勢衰弱或新梢期切勿混合夏油噴灑,刈除被害枝並燒毀以免蟲源蔓延。

結 語

近來隨著社會之變遷,觀賞植物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花很美,但也不要忽略其葉子之存在。由其炎夏在辦公室、客廳、書房或臥房只要花些心思擺飾上一盆觀葉植物,除可美化環境外,也可以陶冶情趣。觀葉植物如鐵樹、羊齒、電信蘭、槭樹、其形狀富趣味,鳳梨花、萬年青及海芋色彩豔美,水柳或虎尾蘭等更具線條美。觀葉植物以綠葉配紅花,更可凸顯綠意,其發展空間無可限量。南台灣屬亞熱帶環境很適合發展觀葉植物之產業,業者與研究單位相互聯繫,觀葉植物必能迅速發展。觀葉植物種類繁多,害蟲種類亦然,尤其許多為外來品種,增加觀賞植物的種類與需求,同時也引進了新的蟲源,檢疫防疫之工作更應加強。為確保園產品之品質及價格,除設施栽培或一般栽培管理外,害蟲必須及時防治,除以藥劑防治外,更要注意田間衛生,配合如誘殺、淹水或覆蓋等非農藥防治方法,並實施共同防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依農藥管理法,花卉作物上之農藥無安全採收期之訂定,故有許多殘留較長之農藥登記用在花卉作物上。但台灣經濟繁榮,生活變遷,觀葉植物除觀賞外,亦有拿來食用者,如山蘇、蕨類植物需求愈來愈大,農藥殘留問題堪慮,宜選擇噴灑毒性較低之農藥,以確保賞花、賞葉與消費者之安全。修剪成聖誕樹形的榕樹